求购银锭求购银元宝求购银铤求购金锭金元宝金条【手机/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。目前出土银锭中年代较早的,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(公元前148年) 所铸。汉武帝元狩四年 (公元前119年) 作白金 (即白银) 三品。王莽铸有银货二品。其后历代皆有铸造,惟流通不广。隋唐以前称银锭为“银饼”、“银铤”,称扁平形银币为“钣”、“笏”、“版”,棒形的称“铤”、“挺”,宋以后改称“银锭”。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“元宝”,形式变为马蹄形,故亦称“马蹄银”。明清两代均沿用“元宝”一词。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,一直有用银的习惯。清民时期,当地流通银两品种多,有来自广西、广东、四川等省银两,贵州省也有银炉自铸。受外省银锭的影响,贵州自铸银锭的种类多种多样,有十两圆锭、五十两马蹄锭,稍早还有砝码锭、晚清还有贵州官钱局铸造的银饼。民间银炉也不逊色,铸造各种各样的小银锭 [1] 贵州在清代主要流通圆锭,清中早期通行“箩箩银”,贵炉亦曾铸“茶花银锭”。贵州茶花银锭是贵州独有的品种,目前所见的茶花银锭都是五两的,锭上打有贵阳、安顺府、定番州、义发。还有一种是无字的。造型别致,酷似茶花,可能与贵州盛产茶叶、茶籽、茶油有关。贵州茶花锭存世量非常稀少,弥足珍贵,具有很高的欣赏和艺术价值。由于邻近四川,受商业贸易影响,清代后期的贵州银锭造型多仿四川银锭。贵州官钱局于清末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三月成立,总局设在省府贵阳,同时在贵州省内的遵义、镇远、安顺、铜仁、古州以及四川的重庆、湖南的顺德、湖北的汉口等地设有官钱分局。称古州,为江南八百州之一,隶属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,贵州银锭中,有“榕江”和“古州铭文的银锭,基本上铭文为“古州”的为清代铸造,铭文为“榕江”的为民国时期铸造,因为古州在民国初年更名榕江了。 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114黄页信息网看到的,谢谢!
【重要提醒】
转发本信息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,被转发超过20次,信息将自动置顶一周!

首发网址:https://su.114biao.com/qitashangwu/9296.html
查看全部苏州建材信息
发布一条苏州建材信息